
第三版:社区

2025年10月17日
从旁观者到规划者
——新世纪广场中庭“微更新”记
近日,虹桥街道“虹开发”居民区新世纪广场小区中庭完成了一场“微更新”——曾经的老旧空间,如今蜕变为功能分区明确、兼具实用与美感的“社区会客厅”。这场改造的背后,是街道“自治全民星”社区治理微创投项目的生动实践,更是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治理中的鲜活注脚。
“原先的沙发塌得坐不下去,快递堆得像小山,公告栏反光根本看不清……”居民陈阿姨的“吐槽”曾是新世纪广场中庭的真实写照。随着虹桥街道“四百大走访”工作的深入,居委干部梳理出居民对公共空间的三大痛点:设施老旧、快递杂乱、缺乏休憩与议事空间。
2025年初,“‘和畅+’新世纪广场公共空间营造”项目正式启动。前期,设计师团队与居民代表逐条讨论意见,这种“线上+线下”的透明参与模式,让居民从旁观者转变为规划者。
9月,居民代表、居委干部、物业人员与顺丰快递员齐聚中庭,共同安装兼顾独处与社交需求的“一桌三椅”;多层快递架让包裹摆放井然有序……
改造后的中庭划分为三大功能区:“邻里帮手”便民服务区提升了服务效率;“和畅客厅”提供了私密与开放结合的休憩及议事选择;“社区记忆”墙则在满足公告栏功能的基础上成为社区信息与记忆的新载体。C栋住户王女士点赞,“访客登记台抬到1.2米高,再也不用弯腰填表,对居民特别友好”。
如今,新世纪广场中庭已成为居民的“共享客厅”。晨练归来的老人在此歇脚聊天,上班族利用碎片时间处理快递,孩子们围着“洞洞板”探索传统文化……“居民自治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参与过程。”虹开发居民区党支部书记裔斐表示。
撰稿 朱文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