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10月1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三版:社区
2025年10月17日

周家桥街道首批5个居民会客厅即将亮相

小空间撬动大治理 微更新托起大幸福

本报讯 周家桥街道依托“苏河同周、匠心‘社’计”自治项目,推动21个居民区量身打造各具特色的社区会客厅。目前,首批5个居民区的社区会客厅正在如火如荼地打造中。

 

周二居民区:“光合乐园”的自然科普天地

 

在宁苑小区南侧,一座名为“光合乐园”的自然科普天地即将成型。曾是功能单一的公共绿地,如今成了集生态观赏、自然教育于一体的“社区自然课堂”。据了解,项目通过居民共议共建,不仅优化了植物配置、增设生态设施,更激发了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热情。通过搭建“规划议事—施工参与—长效维护”全流程参与平台,居民从“旁观者”转变为花园设计、建设、管理的“主人翁”。

 

杨家宅居民区:“睦邻杨光里”花园会客厅

 

在杨家宅居民区,居民楼旁一处不起眼的小天井即将变为“睦邻杨光里”花园会客厅。“以居民需求为出发点,以邻里互助为抓手,我们要让这里成为居民聊天、休闲、开展文化活动的暖心空间。”居民区工作人员表示。通过多次居民代表会议,大家共同商定了符合杨家宅居民区的特色品牌“睦邻杨光里”。这个建于1983年的老小区,正通过一方小天地传递邻里温情。

 

春天花园居民区:“春天里·睦邻春晓”会客厅

 

在商品住宅社区春天花园,居委会办公室正打破传统“行政感”,转型为“议事+服务+互动”三合一的多功能空间。“要让居民觉得这里是‘自家的客厅’,而不是办事窗口。”居民区将墙皮脱落、地板起翘的老旧空间重新划分功能区域,打造成门前休闲区、首问接待区、集中办公区、会客议事区四个功能区域,打破办公空间的疏离感,营造出开放的共享环境。

 

虹桥新城居民区:“凝聚馨城”社区会客厅

 

虹桥新城正在打造的社区会客厅的前身是居委会活动室,但该空间功能区域单一、墙面空间有限,空间不能得到有效利用。在改造中,居民区创新性地将空间改造与治理成果展示相结合,墙面一边展示居民区特色的党建“四协工作法”和“三驾马车”“四位一体”工作经验,另一边则以照片墙形式记录近10年微更新历程。“每个展示内容都是居民亲身参与的故事。”居民区工作人员介绍。

 

中山公寓居民区:“和韵中山”会客厅

 

在中山公寓,社区会客厅的打造不仅立足居委会,还延伸到了居民楼大厅。经过设计改造,原本设施陈旧的居委会会议室“摇身一变”,成为社区治理经验和成果的展示厅。在设计上融入社区和韵中山文化,打造出“百家和鸣”“精准和弦”“汇聚和力”“邻心和悦”“乐居和美”的“五和”主题墙。作为顺利推进商品房小区换梯工作的居民区代表,中山公寓还将小区换梯经验法归纳总结后上墙展示。

撰稿 何郁柠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