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10月1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二版:综合
2025年10月17日

天山公园施工不封园凸显民生温度

“留门”小举措 便民太贴心

本报讯 城市更新既要“进度条”,又要“民生温度”。当前,天山公园融合开放改造项目正在有序开展,区绿化管理部门与施工方打破“全封闭施工”常规,根据施工进度,错峰开放凯旋路次入口和天山路主入口及部分开放区域,让居民散步健身、借道出行两不误。这一细微处的改变,是“人民城市”理念的生动实践。

“原以为施工后得绕路,没想到公园还能照常进!”家住公园北侧小区的张阿姨的感慨,道出了周边居民的共同感受。记者在现场看到,除施工围挡区域明确标识“禁止入内”外,公园其余公共空间均对外开放,晨练打拳、午后散步的身影随处可见。更显贴心的是,公园北侧连接周边小区的通道始终畅通——居民从小区入园后,步行至轨交3、4号线站点,或前往延安路、新华路、杨宅路等路段,无须绕行至武夷路,日常通勤与出行效率未受影响。

“留一扇门,看似简单,实则是前期方案反复打磨的结果。”据区绿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天山公园与4个居民小区仅一墙之隔,这里既是居民日常休闲的“口袋公园”,也是部分人群出行的“便捷通道”。在项目实施初期,区绿管中心便联合施工方开展多轮调研,充分征集居民意见,最终确定“错峰开放、交替施工”方案:优先推进天山路主入口区域施工,同步开放凯旋路次入口;待主入口施工完成并具备通行条件后,再封闭次入口、启用主入口,通过科学调度实现“施工不封园,便民不打折”。

城市更新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公园改造不仅是设施的升级,更是民生需求的回应。天山公园此次“留门施工”的做法,打破了“工程进度优先”的传统思维,以“最小影响”换取“最大便利”,让居民在城市建设中感受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目前,改造工程仍在稳步推进,居民们既期待着完工后功能更全、环境更美的公园新貌,更对这份“不堵路、不隔心”的民生温度赞不绝口——这扇敞开的门,不仅连通着公园内外的路,更架起了城市与市民之间的“连心桥”。

撰稿 李媛媛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