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07月2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七版:七彩桥
2025年07月25日

天台人的“披萨”

□ 王士雄

 

前阵子,女婿驾车带上我老两口,去了趟浙江天台度假,一路上,小外孙国荃唠唠叨叨,兴奋不已。突然,笑着向我发问:“外公,知道“糊拉汰”是什么?”女儿也轧闹猛,插一杠:“用上海话讲。”瞬间笑声一片。我去过几次天台山,这是他最爱吃的点心,我装不知,故意摇摇头。“勿懂了伐,这是一种吃额饼啊,嘿嘿。”

天台素有“佛宗道源,济公故里,山水神秀”之美誉,悠久的历史,文化的底蕴,让这个弹丸之地,汇聚了上百种传统特色小吃,其背后隐藏着丰富多彩的文化典故,有的被评为非遗文化。“糊拉汰”,是当地最具代表的小吃之一。这是以小麦粉为原料的薄煎饼,当地人也爱称“糊拉拖”。

“糊拉汰”,顾名思义,把麦粉调成稀薄而不失其粘性的糊状,然后将它放进锅里,用手“拖拉”成圆形或长形的薄饼,撒上顾客选择的配料——土豆丝、南瓜、茄子、豆腐、菜干、豆豉等,如芥菜糊拉汰、虾皮糊拉汰……等调味完成后,将已经金黄酥脆的饼皮对折三次,从中间切开,饼薄如纸,两头脆香,中间糯软,香味四溢。关键还有一招,需掌握好温度,控制好火候,面浆“拖”在鏊子上,稍不留意,极易变焦,就不好吃了。

那天,我们去济公大道,在网红店徐家小吃打卡,也许,因长期当记者的缘故,席间,我本能地找大堂经理刨根问底,五十开外的徐阿姨忙中偷闲,断断续续,陪我聊了一会,回答了“糊拉汰”的一些小常识。当日,店里挂牌的“糊拉汰”七个品种,每份7元,当然,可根据顾客要求,另添加鸡蛋、碎肉等;有的,还可特配时令菜肴。在天台,我们每顿饭,总会点上两份价廉物美的“糊拉汰”,真有百吃不厌之感。

“糊拉汰”被誉为天台人的披萨饼。传说,“糊拉汰”与披萨饼有段有趣的故事呢。古时候,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曾来华居住十余年,走遍了中国的大江南北,在神奇的天台山,陶醉于佛国仙山,物华天宝之中,对诱人的特色小吃“糊拉汰”,也是情有独钟,还学会了“糊拉汰”的制作方法,带回了意大利。后来意大利披萨饼流行了。这或许是巧合,但“糊拉汰”与披萨饼的制法,各有传承,二者都将相关菜品佐料放在面饼上,慢慢烤制而成,确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