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宁将新建一幢2.3万平方米医疗综合大楼
华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区妇幼保健所等医疗机构入驻
本报讯 7月18日,华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异地迁建项目奠基仪式正式启动。两年后,一栋地上12层、地下2层的现代化医疗综合大楼将竣工,为居民带来更加便捷、优质的就医体验。(右图为效果图)
华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始建于1960年,是服务长宁区东北部、华阳路街道21个居民区居民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的重要基层力量。但长期以来,华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发展一直受到门诊楼、住院楼、公共卫生楼分处多地、业务用房面积狭小的困扰和限制。为了呼应居民对“15分钟美好健康生活圈”的服务需求,同时完善区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增进人民群众健康福祉,华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异地迁建项目被纳入“十四五”长宁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规划的重点项目之一,也成为区委、区政府倾力打造的重点民生实事项目与医疗保障工程。
华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异地迁建项目选址于华阳路街道24街坊20丘地块,东至种德桥路,南至昭化路,西至开元学校,北至武夷路,用地面积为4091.12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2.3万平方米。大楼建成后,将整合设置全新的华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长宁区妇幼保健所、长宁区社区教学实训中心,以及配套的五级人防医疗救护站和地下停车库等设施,服务更多社区居民。
近年来,长宁区积极实施医疗卫生强基工程,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保障能力不断提升。2008年长宁区在全国首推家庭医生制度;2013年成为国务院医改办“全科医生执业方式和服务模式改革”10个试点区之一,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撬动了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引导有序分级诊疗;2020年长宁区的1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覆盖达到国家社区卫生服务能力推荐标准。截至2024年底,华阳、天山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拾吾医站”“白领医小时”等6个项目荣获上海市“十大医改创新举措”。同时,在“优秀家庭医生工作室”、全科医生职业能力提升等项目的培育下,长宁涌现出石向东、陈华等一大批优秀家庭医生、优秀社区卫生工作者和市区劳模工匠,让社区医疗水平不断提升,居民获得感不断增强。
撰稿 赵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