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06月2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七版:悦读
2025年06月27日

纵使一地鸡毛又何妨

——读马伯庸《桃花源没事儿》

□ 胡胜盼

 

近日,改编自马伯庸同名小说的电视剧《长安的荔枝》登陆央视。与此同时,马伯庸“见微”历史短小说系列的第三部《桃花源没事儿》新鲜出炉。新书以陶渊明《桃花源记》刘子骥寻访桃花源未果为引子,以妖喻人,以幻写实,借着小道士玄穹的命格道尽了职场底层的辛酸与无奈,引领读者一起看主人公如何与不公平的世界和解,破解人生困局。

全书笑点密集、设定新奇、节奏流畅,奇幻、悬疑和喜剧等多种叙事元素巧妙嵌合,行文幽默诙谐,却又能够直抵人心,创造了层次丰富而顺滑的阅读体验。悬疑线层层推进,让人欲罢不能,等到真相像散落成无数碎片的镜子,一个个浮出本相,才后知后觉作者早已把“万物皆通”的道家智慧融进了故事里,也融进了那些或人或妖或鬼神的心中。这种“显微镜式”的描写,在《长安的荔枝》里见过,在《太白金星有点烦》里也见过,却总能带来新的惊喜。把职场内卷、原生家庭、自我和解等现代议题,信手拈来融入妖怪故事中,没有爱情,没有纠缠,没有狗血,善是真善,恶只是贪恋,正义压倒邪恶,胜利最终属于正直善良乐观积极的人们。《桃花源没事儿》,把陶渊明的桃花源玩出了新花样,读起来轻松,好玩,却有深意。

从文风上看,《桃花源没事儿》与《太白金星有点烦》一脉相承,依旧是以神话的壳子套用现代的社会运行结构,并碰撞出了一套新的形式逻辑,从而产生既离谱又合理的神奇故事。主角小道士玄穹,一个“职场倒霉蛋”,自带“遇财呈劫”命格,一有发横财的念头,天雷马上伺候。无奈之下,只能去桃花源当个苦哈哈的俗务道人。“俗务道人在道门是最累最苦的,每日干的都是化解纷争、排忧解难、教化训诫之类的活,琐碎得要死。每个人俸禄也只得二两三钱,勉强糊口。”拿着二两三钱的微薄俸禄,每天周旋于妖怪们的鸡毛蒜皮之中,玄穹在困境中不断挣扎、成长,逐渐学会直面问题,寻找破局之法。

读马伯庸的书,总能在荒诞中品出深刻。主人公玄穹是个小人物,但却是坚守内心、追求真善美的写照。“天赐穷命”的反套路设定让人眼前一亮,小道士的荒诞命格,简直就是当代职场人的极致隐喻。玄穹真的不是“屈才”在桃花源,而是活出了我们很多人的“清醒打工人”人生。他没指望发大财,只想守住底线,“不沾大因果,攒点小功德”。然而,玄穹无意间发现了“逍遥丹”大案的线索,因此,他不惜个人性命,立志要查出真相,揪出幕后黑手,还桃花源一片祥和。他虽然穷,但活得特有尊严,不拍马屁,不钻空子,也不为升职卖良心。“修道修的是什么?就是一个自在通达,不为外人褒贬所扰。你得先相信你自己,觉得自己做的才是正确的事。”人过的是生活,修的也是自己的道。

书中熟悉的面孔很多,出现了很多“致敬梗”。比如,云洞说桃花源里尽是“披毛戴角、湿生卵化”、有个鲶鱼精叫“奔波儿灞”、狼妖叫“凌虚子”、蜘蛛精叫“朱侠”、蛇精“赤娘子”和老公“徐闲”、妹妹“小紫”开的药铺名叫“保源堂”、西海三太子“敖休”……读来有种在经典中不断穿越的迷离之感。

《桃花源没事儿》后记里记录了作者的创作灵感和写作历程,这是马伯庸写作超过12年的作品,保留了他这些年来心境变化的痕迹,它可能斑驳,但留住了他的人生年轮,承载了一个打工人从青年的飞扬与热血到中年的成熟与疲惫。对照作者后期的成熟之作,《桃花源没事儿》更像是对一次不够圆熟的艺术实验的诚实映照。它是作家漫长旅途中的一处稚嫩脚印,但并不去刻意修正,这份坦诚令读者不由得称赞。

马伯庸用他擅长的幽默笔法,把深刻的人生哲理融入奇幻故事里。生活纵使一地鸡毛,也不能失去希望。就像玄穹,身处逆境仍不放弃。如他所说:“一辈子都发不了财,自然什么都看透了。”成长是一场破妄之旅,唯有直面心结方能破局,愿你我也能在看透之后,笑着继续走下去。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