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宁又一项为民办实事项目完工
“追光小屋”点亮希望之光
本报讯 2024年,“追光小屋”困境未成年人家庭居室微改造项目被纳入为民办实事项目。长宁“追光小屋”微改造项目由团区委牵头,由区民政局、各街镇等部门给予全力支持,近期完成了今年所有的改造,全区共改造20间。
家住华阳路街道的小明(化名),临近高考却没有独立学习的空间,需要在餐桌上写作业,居住环境也面临着老化的问题。华阳路街道为此制定了专门的改造计划,将整个房间整修一新,并为孩子配齐了写字桌、椅子和床。考虑到受助家庭的现实状况,街道同时为他们解决了临时过渡的场所,动员辖区内的人大代表捐赠家具,为小明提供高考前的心理疏导等。
作为市级为民办实事项目,长宁区“追光小屋”困境未成年人居室微改造工作受到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区财政局第一时间给予区级财政经费支持,为项目实施提供了坚强保障。团区委联合区民政局、各街镇、市阳光中心长宁工作站、施工单位等成立了工作小组,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对象排摸,并召开专题会议推进落实各项细节工作。在经过与改造家庭充分沟通、综合研判改造意愿和改造条件、上门实地评估和条件检查等环节后,确定了受助家庭。项目实行“1+3+6”改造模式,即为申报对象改造1间未成年人居室,改造“顶面+墙面+地面”居室3大面,配备床、书桌、衣柜、窗帘、房间灯具、小书架等6件生活学习必需品。考虑到每户具体改造需求和面临困难各不相同,项目在坚持标准化的施工的基础上,也为每户人家制定了个性化的改造方案。
居住环境并非困境未成年人面对的唯一难题。因此,团区委探索推出了“一起追光·圆梦加油包”增值服务,并得到了许多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和青联委员的积极响应。区法院、区检察院参与相关受助家庭实地走访,提供专业法律问题指导;承接改造项目的建工集团贴心地为改造家庭赠送了软装和绿植;周家桥等街道在街道综合为老服务中心、未成年人保护站等腾出房间,解决受助家庭过渡安置和一日三餐问题等。此外,启明、益粒种子、艾弗丝、圃安、向阳花、蒸汽骑士、艾珊等青年社会组织踊跃参与帮扶工作,为受助青少年提供了生活学习服务包。
撰稿 毛奕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