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4年11月0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七版:校园内外
2024年11月08日

栀 子 花 香

日影斜沉,微云舒卷,又是一天。我如往常一样伫立,凝视——远天愈暗的素青天幕,起着一场盛大的燃烧,金色的碎光拖长了我的影,风一吹便不见踪迹。倒是引来一阵香,浓而不烈,清而不淡,回头望去,原是白玉般的栀子花作酒杯,垂着脑袋斟满了夕辉的温酒。

寻常校园,日子不再煎熬,花香缠绕着光景,似是一首童谣,你是无比的熟悉,但再哼唱起它时,却平添了几分陌生情绪。

行影匆匆——旁人闲步仰首,几周前已谢幕的枝头樱花是他们在霏微春雨中的眷恋;眼帘中随处可见的牵牛花如淡紫色的繁星在路旁眨着眼,与学生混成了“熟人”;剩下的,诸如“可分而不可毁其节”的竹,“零落成泥碾作尘”的梅,也因千古诗颂所赋予的高尚情操被铭记。走过这偌大的校园,姹紫嫣红开遍,似总有存在的特殊意义。可叹的是,只有当春风吻过脸颊,当那沁香将整个人浸透时,我才恍然停住脚,猜测兴许已到了栀子花的花期,张望着它的藏身之处,可转头下一秒便被其他什么东西勾去了思绪。

如今想来,再在这熟悉的校园里,翻着一页页旧信般的回忆,倒也对它有了几分歉意。

浸泡在阳光里的长椅坐着发烫,我与同伴漫谈,从手中的纠结题目,到今日的午饭,到未来的青云志,时而又呆呆地眺望——满天堆着石青的云,推搡着,追赶着,这里堆成团,那里就散作气,我指着这处说像“浪花”,她瞄着那处道是“打着伞的贵妇”。碎语浅笑,就像是一首暮春田园诗,有闲适的语调,有惬意雅然的韵脚,一种茶余饭后的满足。

我也时常爱那条通往教学楼的小径,一旁种的花木也不在少数,美景自是不乏。徘徊,驻足,捧起一本书,或是诵起一首诗,短暂地从疲惫和喧嚣中抽离,贪婪地吮吸着书香与墨韵。在这里,同一条小径,朝往暮归,气候不齐而乐亦无穷:炎热白日,径旁树影竹林,似碧绿的滚滚浪潮翻涌,描摹着“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不知不觉,上空的蓝变成了群青的色调,好像是夏的狂欢曲吹奏到了一天的尾声,变得悠长而静谧,这里的夜梦幻得能将人拽入《开罗紫玫瑰》,亲探那“细碎的灰尘悬浮于光晕之中,像鱼群在橙色海水里潜游”……

在这偌大的校园里,不同于其他夺目招摇的花木,不善言语的山栀一直在每个熟悉场景的角落蜷着,默默地或倾听或承载着细小却美好的回忆:与同伴的情谊,对诗文的热爱,甚至是对理想的热忱……这些与分数无关的“其他事务”,兴许正为我那曾经空虚的心灵冲洗去尘埃,充盈着更细碎、更多元的色彩,如一块晶莹不朽的珠宝,在之后的旅途中折射光辉。

栀子花开又花谢,新芽又待绽开,校园生活在时间的长河里轮转,有千帆过、万木春,你我在这里的流年并不止于如此重大而唯一的头衔。青春这首童谣,有花香,有光景,唱着梦的曲,谱着远方的旋律,却又用无穷无尽的,那平常日子中的多彩瞬间,来铺陈歌词,在生命中永远鲜活地跳动着。

叶霏阳(作者为延安中学学生)

指导老师:董志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