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4年06月14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七版:闲趣
2024年06月14日

金 山 随 想

□ 凡  生

 

到镇江旅游,金山应该是必去的一处名胜。

“万川东注,一岛中立”。金山原为扬子江中的岛屿,有江心一朵“芙蓉”之美称。宋朝沈括:“楼台两岸水相连,江南江北镜里天”,依稀当年金山的写照。

金山风景区最著名的景点,当属金山寺。金山寺建于东晋,原名泽心寺,南朝、唐朝时称金山寺,至今有1600多年历史。

金山寺建筑风格独异,寺院依山而建,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念佛堂、留宿处、方丈室等建筑,通过廊、檐、石级的巧妙串联,形成楼上有楼、楼外有阁、阁中有亭的布局。七峰顶、妙高台、楞伽台等连缀山腰;留玉阁、观音阁围绕山顶;慈寿塔耸立山巅。山与寺浑然一体,形成了“寺裹山”奇特风貌。

金山寺有法海洞,又名裴公洞,相传是法海和尚裴头陀苦修之处,洞中供有法海塑像。在法海洞北、玉带桥旁,是白龙洞,洞中有白娘子和小青的石像,传说此洞可达杭州西湖断桥。白龙洞斜对面,是御码头,清康熙、乾隆两帝数次南巡,皆由此处登岸……

多年前来过镇江,我们游览的第一站,即是金山。遗憾的是也许时间关系,我们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离开金山寺便跟随着他人往西津渡而去,错过了金山风景区里的多处胜地。此番再访,自是预留了充足的时间,出了金山寺,稍事休息,径直走向“天下第一泉”(中泠泉)……

《金山志》记载:“中泠泉在金山之西,石弹山下,当波涛最险处。”苏东坡诗云:“中泠南畔石盘陀,古来出没随涛波”。

清咸丰、同治年间,由于江沙堆积,金山与南岸陆地相连,泉源也随金山登陆。中泠泉曾一度迷失,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候补道薛书常等人发现,遂命石工在泉眼四周叠石为池,由常镇通海通观察使沈秉成写记立碑。光绪年间,清末状元、镇江知府王仁堪又在池周造起石栏,池旁筑庭榭。并拓池40亩,开塘种植荷茭,又筑土提,种柳万株,抵挡江流冲击。现镌刻于方池南面石栏上的“天下第一泉”五个字,为王仁堪所书。

中泠泉绿如翡翠,浓似琼浆,煮水品茗,清香甘冽,沁人心脾。唐陆羽品评天下泉水时,中泠泉名列第七;稍陆羽之后的名士刘伯刍将水分为七等,中泠泉为第一等,因此被誉为“天下第一泉”。历代文人雅士于“天下第一泉”(中泠泉)留名诗佳作甚多,南宋名将文天祥赋诗《太白楼》:“扬子江心第一泉,南金来北铸文渊,男儿斩却楼兰诗,闲品茶经拜祠仙。”

离“天下第一泉”不远,有芙蓉楼。“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芙蓉楼因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而天下闻名。

我们眼前的芙蓉楼,为1992年重建,系重檐歇山式仿古建筑,高19米,上下两层,轩昂宽敞,别致典雅。芙蓉楼的两侧,有“冰心榭”和“掬月亭”。不知何故,“芙蓉楼”鲜见游人,“冰心榭”“掬月亭”更是门前清冷,使我们得以优哉游哉,发思古之幽情……。

金山风景区还有鹰岩堑道、千步廊桥……

鹰岩堑道鬼斧神工,一块巨石被劈成两半,两相对称,中间形成步道,走在上面一抬眼,可以清楚地看到金山寺慈寿塔;千步廊桥寓意千年等一回,读者诸君显然猜到这是和神话故事有关。桥的南端有三段独立互不连续的木廊,呈三角形分布。延伸线最南端的木廊为“朝圣门”,朝圣门北面的木廊为“报恩门”。与朝圣门、报恩门连线形成55度角度的为“清波门”。设计者匠心独运,巧妙地将景观规划与白娘子传说融为一体。

折柳堤、荷花淀、白娘子岛、戏鱼台……我们也一一打卡。

落日的余晖洒在湖面上,圈圈涟漪,金光闪闪,美不胜收。忽然想到了王安石《船泊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京口也即镇江,长江的南岸。

不禁感慨,镇江,好一座有历史,有美景,有故事的城市,她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怎不令人深深陶醉,流连忘返……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