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4年06月14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七版:闲趣
2024年06月14日

九十四岁的“老宁波”,还在做年糕

□ 沈嘉禄

 

上海人爱吃年糕,是一百年前编写的味觉基因。如今,有些老派的上海人家在春节前仍要买几斤年糕存着,过年吃年糕,本身就有“节节高”的口彩,而且节日里免不了大吃大喝,五脏有点吃不消,这时候吃一顿清清爽爽的青菜汤年糕,整个世界都妥帖了。用荠菜肉丝炒年糕招待客人也不失体面,皆大欢喜。

现在年糕生产都实现机械化,所以手工年糕的价值就体现出来了。我并非九斤老太,当然讴歌先进的生产力,但从文化传承的角度看,热气氤氲的作坊里,两个壮实汉子高举木槌对着石臼打年糕的场景,不就是一幅丰衣足食的江南风俗图吗?

十多年前在我家附近的丽园路开出一家“糯勿糯”食品门市部,朝南单开间门面,品种有年糕、粽子、糕团、八宝饭等,质量有保证,价格也公道,口碑极好,近悦远来,生意火爆,从早到晚逶迤着一条长队,成为丽园路的一道风景。过年前几天,他家一到中午就关门了,明日请早!

后来旧区改造,丽园北面一排石库门弄堂腾空待拆,“糯勿糯”门市部只得搬到了附近的南车站路中山南路口,离我家也不远,我仍然经常去买点吃吃。 “糯勿糯”的年糕有骨子,有弹性,不粘牙,入喉滑溜溜的,烧甜烧咸从不让人失望。传统作坊里的宁波年糕,应该有这样的口感。

上周,听胡展奋兄的召唤,去浦江镇奇士科创产业园区“糯勿糯”食品有限公司看看,吃了十几年的手工年糕,终于寻到了源头。

朱全弟、汤朔梅、丹长江、童志强、王立华诸兄也从不同的地方驱车而至,新朋老友,为了一条年糕相见甚欢。

说到底就是为了拜识一下“糯勿糯”的老板,这是一个传奇人物。他叫张应昌,宁波奉化人,创建“糯勿糯”这个品牌已有三十多个年头了。

叫我大吃一惊的是,张老板今年94岁,身板依然硬朗,脚步一点不飘,喉咙哐哐响,只有耳朵有点聋了。他16岁当学徒,60岁退休后“学做小老板”,直至今天,企业运转严丝密缝,根本用不着他操心了,但他就是闲不住,几乎每天要到车间巡视,每周去门市部“领市面”,倾听消费者的声音。事无巨细,亲力亲为,与一百年前勇闯上海滩的甬商老板一模一样。

妙的是,张老板还喜欢写毛笔字,点笔按捺质拙厚重,字迹不颤不软,与某些书法家的作品放在一起,不一定输给人家!他把名人名言和自己的人生感悟编成顺口溜或打油诗,裱成条幅、横披挂在办公室里,自省自警,也影响着所有员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成了朴素的企业文化。

他待员工很好,有事大家商量,他认为自己与员工只是分工不同,在人格上是平等的。“老板工人,互敬互爱;彼此信任,大家快乐”。他说:有好几位员工飞出去当老板了,看他们的事业越做越大,这是多么令人高兴的事呀。

张老板还自豪地告诉我:“糯勿糯”年糕和八宝饭等产品不单单靠门市部小打小闹,早就进入了市食品一店、三阳、长春等多家食品及餐饮企业。上海有宁波同乡会,那里的“老宁波”都是“糯勿糯”的粉丝,那么就在那里再设一个窗口。近年来,他家还推出了葱油年糕、排骨年糕、火锅年糕、毛蟹年糕等,“糯勿糯”八宝饭也是抢手货,吃过的人都说有一种外婆家的“老味道”。

年初热播的《繁花》电视剧带动了一批美食类周边产品,比如宝总和汪小姐爱吃的排骨年糕,这也直接导致“糯勿糯”的年糕产量大增,翻了好几倍。员工笑着告诉我:那几天,大家做到骨头也散了架,但心里开心。“糯勿糯”已成上海食品业中的一个知名品牌。

我们穿上工作服参观生产车间,看到了淘米、浸泡、磨粉、脱水、蒸粉、压条、凉却等环节。我一激动,对产品的衍生、提升和包装提出了一些建议。张老板点头称许,但毫不含糊地强调:保持品质,价廉物美。

我请教张应昌老板长寿的秘诀,我以为他会说:“每天吃一条年糕。”想不到他回答:“心态要好,不必赚得太多。只要消费者满意,我就吃得落、睏得着、做得动。”

张老板的三个儿子都有各自的事业,吃了他的年糕,却不接他的班,他也很无奈。他有个儿子叫张江,油画家,擅长表现西藏题材,十多年前我采访过他,我今天才知道张江有这样一位父亲。

我让张老板带句话给张江:抽空创作一幅油画,两条宁波汉子在打年糕,再引一缕阳光照在他们流淌着汗珠的脸上和孔武有力的胳膊上,年糕就特别香甜啦!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