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4年06月14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一版:要闻
2024年06月14日

市区政协联合协商 助推“美丽上海”建设

本报讯 近日,围绕“优化生境花园运营管理,以推进‘美丽上海’建设,助力长宁构建特色‘生境+’体系”主题,上海市政协人资环建委和长宁区政协联合举办协商活动,实地考察新泾镇乐颐生境花园、生境博物馆,深入了解探索和实践举措。

市政协副主席虞丽娟,人资环建委主任马静,区政协主席洪流,副主席池捷参加此次活动。市政协环境资源界别委员工作室、市政协环境资源界委员联系服务群众联系点、新泾镇政协委员工作站联动,组织市区政协委员、三级站室点、各界别群众等开展联合座谈协商。

在座谈中,虞丽娟表示,通过打造“生境花园”努力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城市环境,符合“美丽中国、美丽上海”建设的战略需求,遵循“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是对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新路径的一种探索。

生境花园对于城市、城市居民及在城市中栖息的生物有着重要的意义。协商活动中,3位主旨发言人从各自角度对此作了阐释。

“生境花园的建设,对于促进上海大都市文化的发展,助力基层社区治理等意义重大。”市政协常委、环境资源界副召集人,民盟市委秘书长杨文悦说。

市政协环境资源界委员联系服务群众点负责人,市公共绿地建设事务中心党支部书记、副主任沈帅认为,生境花园是小尺度的空间格局、景观要素和生境因子的设计整合,通过持续参与“家门口”的生境系统的观察与维护,生物关系保护的理念也将潜移默化地影响市民的行为。

生境花园既是城市大型生态斑块之间的“踏脚石”,也是社区的“沉浸式”绿色自治载体。长宁区城市更新和低碳项目管理中心主任冒勤介绍,“生境花园”的建设,使得鸟类、蝴蝶、蜜蜂等动物有了合适的休憩、生存的空间,它们就能够在高密度的城市中栖息繁育,丰富了物种的多样性。

打造“生境花园”,目的是在城市社区实现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助推人居空间品质提升,使人与自然在城市中和谐共生、互相顺应。对此,新泾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蒋丽萍体会颇深。她认为,在建设之前充分征询,获得居民共鸣和认可的过程必须充分耐心,“这也是推动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建设的契机”。

花园生态环境越来越好,一个全新的课题随之而来:我们如何与受吸引“进城”的野生动物相处?新泾镇政协委员工作站副召集人沈颉的办法是:“做好物理隔离、加强与居民沟通、引导居民合理投喂。”

“我在新泾地区生活了51年,参与了生境花园的设计、建设与维护。”常馨生境花园志愿者周其云提出,生境花园后续维护的资金保障、宣传动员、多方参与机制等问题令他困扰。

区政协委员诸骥平认为,“生境花园”运维存在困难,原因包括自身资源不足、资金经费有限、人员专业素养欠缺等。他建议发挥牵头单位作用,加强志愿者培训,绿化更新养护兜底单位,加强监管和考核,多组织生态方面的活动,增强周边的居民和学生的生态环保意识。

新泾镇政协委员工作站召集人、镇党委副书记范朱凤表示,新泾镇始终坚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邀请社区居民从设计阶段就参与到花园建设过程中,听取收集不同年龄段、不同身份居民的意见建议,让社区居民参与并了解了生境花园建设理念。围绕“生境花园”的科普宣传工作,工作站多次开展宣讲会、听证会、座谈会和调研会,加强市区政协“站室点”联动,组织三级委员参与其中,发挥委员能协商、会协商、善协商的优势,收效不错,得到不少可行建议。

“要保持居民的积极性,比较重要的一点是让他们时时刻刻有参与感。”伊顿中国公共事务高级经理陈卓娅介绍,联合一些公益组织,开展“生境跨越”的研学项目,组织引导员工志愿者、延安中学、社区家庭等一起参与到研学项目,了解城市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治理共同体的本质就是让老百姓自觉主动起来。”陈卓娅说。

撰稿 郑谐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