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3年09月1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四版:社会
2023年09月15日

长宁“试水”社会救助领域信用建设初见成效

“政策找人”找准人 “退出机制”温暖人

本报讯 长宁区民政局推行的信用告知承诺制度,已连续多月在基层开展了“摸着石头过河”的创新实践。在这片新的“试验田”,基层边“耕作”边总结,信用告知承诺制度的“试水”成效初显,推动了从“政策找人”向“人知政策、人信政策、人守政策”的深化,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建立社会救助领域的诚信风气和推动社会救助管理服务质量的提档升级。

社会救助的目的是兜实民生底线,让该得到救助的对象“一个都不能少”。如此一来,于社区救助顾问而言,既要做到“应保尽保”,同步增强社会救助对象主动参与、履行责任、自我约束、诚实守信的意识,也要促进“应退尽退”要求的落实,才能做到让每一分救助金都花在“刀刃上”。

实际上,在信用告知承诺制度推行之前,主动报告并要求退出社会救助的情况并不多见。如今,全区范围内98.87%的社会救助对象签署了信用告知承诺书,6个街镇实现100%全覆盖,在多方努力下,初步构建起了一个“个人自律、社会监督、政府监管”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救助格局。

究其原因,其中一个重要的转变得益于社会救助对象对信用告知承诺制度的理解和接受。在签署信用告知承诺制度时,社会救助对象对“社会救助权利与义务相统一”“进入与退出有条件”“守信与失信受奖惩”等已深入了解并欣然接受,“人知政策、人信政策、人守政策”的成效得到了显化。

“感谢街道的社区救助顾问团队,没搞‘一刀切’,设身处地地为我们着想,帮我们解决实际问题……”这份感谢来自天山路街道的一户低保家庭。据了解,居民顾先生(化名)因身体原因,常年领取病假工资,其妻子50多岁,因社保缴费年限不足,无法退休赋闲在家,女儿就读高中。今年5月,顾先生签订了《社会救助对象信用告知承诺书》,6月的一天,他告诉社区救助顾问,单位已为其办理退休,退休工资核定结果为7000多元,7月份就可以领取养老金。得知这一情况后,社区救助顾问立即对顾先生一家的低保资格重新评估认定,核定结果为超过人均收入低保标准,经沟通后,为其办理退出低保手续。

然而,在受理过程中,工作人员发现,顾先生一家人均收入虽不符合低保标准,但仍符合低收入家庭标准。考虑到顾先生的女儿正处高中教育阶段,学费较高,便为他们申请低收入家庭教育专项救助,进而减轻顾先生一家在教育方面的支出压力,并将其列入低收入家庭重点关注人群。

“政策找人”找准人、“退出机制”温暖人,既遵循政策又兼顾温情,让低保低收入边缘人群、支出型困难等群体感受信用告知承诺制度带来的保障。

其实,信用告知承诺制度在现有救助政策基础上,细化了包含蓄意伪造、故意虚报、刻意隐瞒、违反社会治安等9类失信行为,也明确了积极主动就业、主动申报渐退、主动报告家庭变动情况等5类守信行为,为做到“应保尽保”“应退尽退”奠定了诚信基础。

“家庭困难缓解了,自愿退出低保,让更有需要的家庭享受。”前不久,虹桥街道的一户低保家庭主动找到社区救助顾问要求退出社会救助。在这户家庭中,丈夫因身体不好收入不高,妻子打零工且收入不稳定,但其女儿在今年7月大学毕业后顺利就业,因此他们立即找到了社区救助顾问要求退出社会救助。

无独有偶,日前,北新泾街道的一户低保家庭也因女儿找到工作,其母亲主动告知女儿已有工作,今后女儿将作为赡养人,不再共同享受低保。

实践见效果,由于社会救助工作覆盖面广、涉及部门多,只有部门联动、信息共享、评估及时、奖惩兑现,信用告知承诺才更有说服力、公信力、威慑力。

随着信用告知承诺制度在基层不断推行开来,一方面厘清了行政机关与救助对象的责任边界,推动了社会救助“单向核查”向“双向互动”转变,另一方面丰富了风险防控手段,促进了全程监督落实,充实了“政策找人”内容,促进了法律法规普及。

撰稿 闫漫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